各学院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学院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各学院专业介绍   2022-04-06   点击:

一、基本情况

1.学院网址:http://tg.xupt.edu.cn/

2.微信公众号:通院在线

3.学院地址:长安校区西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楼307

4.招生咨询电话:029-88166382

二、取得荣誉及其他特色项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是在原通信工程系基础上组建而成,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西安邮电学院建院之初。现拥有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信工程及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陕西省首批博士后创新基地。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成为西安邮电大学学科实力突出、专业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历史渊源深远的学院之一。学院先后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

三、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0余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00余人,目前已形成以院士为首席科学家、以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专聘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多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师德标兵”、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信号处理教学团队、通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先后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宽带无线通信及应用科研团队、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科研团队相继获批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四、学科及实验室建设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陕西省一流学科,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列省属高校第一。2021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依托网络事件预警与防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信息通信网络及安全重点实验室、陕西无线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泛在电力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等十余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在信息通信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与特色。

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通信工程专业获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陕西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专业”;物联网工程、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信息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安邮电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陕西省省级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通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信号与信息处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陕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年来,共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通信工程

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本专业于2004年获省级名牌专业,2007年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进入A(2%-10%),在参与排名的196所“双非”高校中位居第4。

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战略、信息通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持续学习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信息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胜任信息通信领域及产业中研究开发、工程和产品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要求:

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

1.能够针对信息通信系统设计、工程建设和性能优化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通信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具备系统开发和应用部署的能力。

2.能够跟踪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工具,具备独立承担本领域的创新研究、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工程设计、通信系统运维等工作的能力。

3.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应对工程伦理问题,法律和环境保护意识强,能积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团队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进行有效沟通,并能在团队中担当技术骨干或组织管理者。

5.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变化,保持职业竞争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

特色课程: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

继续深造方向:

1.可报考的主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研究生招生专业,也可以报考电路与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

2.毕业生升学知名院校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考取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

毕业去向:

1.和本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知名用人单位

本专业毕业生广泛就职于通信产业链企业,包括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也有本专业学生留学海外毕业后任职英特尔等海外公司。2022年入职通信产业链企业毕业生占比(不含升学)91%,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8%。2021-2022年入职中兴毕业生居全国“双非”高校首位。

2.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情况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机关、部队部门从事电子信息、通信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相关领域的研究、产品设计、教学、开发及维护、应用等相关工作。

毕业生可以进入通信产业链上游的设备研发和生产企业(如华为、中兴),从事面向市场的客户经理,或者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和研发工作;在信号塔制造类公司(如中国铁塔)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高铁地铁公网覆盖、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等工作。在通信产业链中游的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从事市场推广、数据业务、网络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在通信产业链下游的百度、腾讯、阿里、美团等企业从事产品运营、系统规划、数据分析、项目的交付与研发、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编码实现及重构和优化等工作。

具体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系统工程师、通信传输接入工程师、通信终端业务工程师、通信交换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无线通信工程师、射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销售工程师;项目经理、网络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文档工程师、客户服务总监、数码产品开发工程师、电声音响工程师、传感器应用工程师等。



物联网工程

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的战略新兴专业,2017年获批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19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2022年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专家组进校考查。

培养目标:

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物联网产业及应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坚实的物联网基础理论及行业应用共性技术,能在物联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研发与集成、网络运维、技术管理以及设备开发与应用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

1.能够有效运用数理、工程基础、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运用工程技术解决物联网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2.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工程师的专业素质,熟悉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承担物联网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研发与集成、网络运维、技术管理以及设备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3.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在本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能够积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从业者。

4.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团队精神,具备在跨文化环境和多学科团队中沟通表达、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够在项目、产品或科研团队中担任协调、组织或管理角色。

5.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变化,保持职业竞争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2.主要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无线接入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智能数据挖掘与处理、物联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

继续深造方向:

1.继续深造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

2.升学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

毕业去向:

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物流信息化、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智慧农业等物联网应用领域及相关的企业、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通信架构的搭建、网络协议和标准的开发、智能无线传感器的设计、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信息工程

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本专业在2020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2019年工程教育认证申请已经被受理,2021年自评报告已经通过专家辅导,现在处在申请专家进校阶段。

专业特色:

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省一流学科、国家工程实验室、省国合基地、省法庭科学与电子信息实验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了以图像处理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视频图像应用和信息通信系统集成的人才培养特色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为专业特色。与华为、中兴、陕西电信等共建“信息通信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等,形成了以视频图像处理和信息通信系统集成为专业特色,理论与实践融合、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信息产业发展和陕西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坚实的信息处理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在信息工程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系统集成、运营维护、营销与管理等方面工作,成为服务于信息工程领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后5年左右的具体目标如下:

1.能够有效运用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完成信号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等工作,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能够完成信息工程领域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胜任研发工程师、技术支持、运营维护(技术服务)、营销管理等岗位工作。

3.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在一个设计、研发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

4.能够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了解本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拥有职业发展潜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企事业单位骨干。

毕业要求原文及内涵观测点:

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遵循“重视基础、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注重创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具体的培养要求如下:

思想道德: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工程知识:掌握从事信息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将其用于解决信号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表述信息工程领域的相关问题。

1.2掌握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表述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3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和所建数学建模的正确性进行推演、分析,并能够得出结论的能力。

1.4运用专业知识和数学工具,对信息工程领域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与优化。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思考问题,借助文献研究等方法,识别、表达、分析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2.1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正确表述。

2.2 应用信息工程相关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比较多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3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处理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

3.1掌握工程设计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在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针对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2能针对信息工程领域各个层次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独立进行模块设计,进而完成整体系统设计。

3.3能够在针对信息工程领域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4.2根据多维信号处理的特点,构建实验系统,开展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实验,正确采集实验数据。

4.3整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和分析,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掌握信息工程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针对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资源,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设计。

5.3开发或选择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和分析,并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使用专业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通过企业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掌握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

6.2熟悉信息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6.3利用信息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备相应的意识。

7.1理解信息工程产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7.2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8.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和科学精神,理解职业规范。

8.2能在信息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运行维护的实践中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8.3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劳动观,懂得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合作的意义,具备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享资源,合作共事的能力。

9.2能够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并能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胜任团队的不同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0.沟通:能够针对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针对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0.2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信息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

10.3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同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信息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信息工程项目和产品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原理。

11.2掌握信息工程项目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

11.3 能在多学科环节中,将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项目和产品的设计、开发计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维和意识。

12.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识别理解、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要,发现和弥补短板,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信息处理系统、DSP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信息处理程序设计A(C++语言)、视频压缩通信等。

继续深造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工专业毕业生考研升学学校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

毕业就业去向:

主要就业于电信和移动运营、互联网行业、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人工智能

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人工智能专业属教育部特设专业,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陕西省一流学科。本专业与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建课11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德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掌握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公共安全、信息通信、交通、物流等领域从事与人工智能系统研发与集成、运营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服务于人工智能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

1.具备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人工智能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的能力。

2.能够跟踪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工具,具备独立承担本领域的应用创新研究、系统设计、研发及运维等工作的能力。

3.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设计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4.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团队精神,具备有效地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主要环节中担当组织管理角色。

5.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变化。

培养要求:

思想道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工程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具备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恰当表述的能力。

1.2 具备能对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并保证模型准确性,满足工程计算实际需求的能力。

1.3 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人工智能专业基础知识对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推导和计算。

1.4 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对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思路。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思考问题,能借助文献研究等方法,识别、表达、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具备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有效分解的能力。

2.2 能够识别和表达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对分解后的问题进行分析。

2.3 掌握科技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分析;能够通过图书馆、数据库、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快速、准确地检索相关信息,具备借助文献研究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的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和模块,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3.1 掌握工程设计和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在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针对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2 能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定需求,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独立进行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模块设计,进而完成系统设计。

3.3 能够在针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及方法对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软件、硬件模块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

4.2 具备根据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的复杂工程问题的特点,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获取实验数据,开展实验的能力。

4.3 具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和解释,整理实验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的能力。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对复杂工程问题预测与模拟,同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恰当选择和熟练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及操作方法,并能运用图、表、公式等手段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5.2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至少掌握一种软件开发语言(如C、C++、python语言等),并能够运用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复杂程序设计。

5.3 能熟练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人工智能领域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

6. 工程与社会:能够使用专业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具备必要的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背景知识。

6.2 熟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6.3 能够基于人工智能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识别和客观评价复杂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了解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及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7.2 正确理解和评价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实施对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的影响,正确认识工程实践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贡献和影响,理解用技术手段降低其负面影响的作用与局限性。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恪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终身。

8.1 具备人工智能领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实守信,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8.2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规范,在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并履行责任。

8.3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劳动观,懂得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9. 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或意识,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合作的意义,具备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享资源,合作共事的能力。

9.2 能够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并能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胜任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与责任,组织团队开展工作。

10. 沟通:具备良好表达能力,能够就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能够就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具有国际视野。

10.3 能够跟踪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跨职能环境中应用。

11.1 能够理解人工智能领域工程项目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具备在多学科、跨职能环境中,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的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12.1 能认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2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要,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机器学习基础、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计算智能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模式识别原理与应用、图像与视频处理B、深度学习及应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程序设计。

继续深造方向:

1.主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2.升学院校:

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

毕业去向:

1.本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知名用人单位: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2.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情况:

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及其应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电信工程及管理

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本专业建设依托于“信息与通信工程”陕西省“一流学科”,属于教育部特设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现代信息社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项目管理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适应未来信息通信行业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交叉融合。课程设置在国家一流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基础上进行优化,以满足信息通信行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原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制图与计算机制图、工程监理等。

继续深造方向:

1.可报考的主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硕士学位。

2.毕业生升学知名院校:

报考目标学校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高校。也可在满足一定年限和工作经验的条件下,考取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的执业资格。

毕业去向:

本专业主要就业领域为信息通信行业,毕业生在该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背景,又拥有企业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服务于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研发制造企业、通信工程建设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从事设备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营销管理、项目决策和过程管理等工作。就业去向包括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等),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烽火通信、三星电子)等,以及信息通信类相关企事业单位。



广播电视工程

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本专业2010年开始正式招生,2013年开始参与国家广电总局应急广播建设,同年加入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并与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发射台合作建设实习基地;2014年度西咸新区广电网络规划参与方,2016年参与陕西广电网络“智慧社区”示范,2020年获批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2021年,获批“电子信息类课程”省级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精神,服务于广播电视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广播电视系统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在广播电视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和工程技术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

1.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水平,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应对工程伦理问题,能积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能够针对广播电视系统设计、工程建设和性能优化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广播电视领域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具备系统开发和应用部署的能力。

3.能够跟踪广播电视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工具,具备独立承担本领域的创新研究、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系统运维等工作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团队精神,法律和环境保护意识强,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进行有效沟通,并能在团队中担当技术骨干或组织管理者。

5.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变化,保持职业竞争力。

培养要求: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培养遵循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在“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工程化、个性化)等有效培养模式基础上,逐步推动“基础扎实、项目引导、产教融合、本研衔接”四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思想道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工程知识:掌握从事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将其用于解决信号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表述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相关问题。

1.2掌握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表述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3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和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推演、分析,并能够得出结论。

1.4运用专业知识和数学工具,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与优化。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思考问题,借助文献研究等方法,识别、表达、分析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2.1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正确表述。

2.2运用广播电视工程相关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比较多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3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处理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

3.1掌握工程设计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在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2能够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各个层次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独立进行模块设计,进而完成整体系统设计。

3.3能够在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4.2根据多维信号处理的特点,构建实验系统,开展广播电视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实验,正确采集实验数据。

4.3整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和分析,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掌握广播电视工程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资源,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设计。

5.3开发或选择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和分析,并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使用专业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通过企业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掌握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相关的工程背景知识。

6.2熟悉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6.3利用广播电视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备相应的意识。

7.1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7.2思考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8.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中国国情,具备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和科学精神,理解职业规范。

8.2能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运行维护的实践中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合作的意义,具备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享资源,合作共事的能力。

9.2能够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并能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胜任团队的不同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0.沟通:能够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针对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方式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

10.2了解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具有国际视野。

10.3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具有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广播电视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和产品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原理。

11.2掌握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

11.3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将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管理和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维和意识。

12.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识别理解、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要,发现和弥补短板,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2.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3.特色课程:

卫星通信广播网络、数字电视原理、数字音频技术。

继续深造方向:

1.可报考的主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本专业学生可报考的研究生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2.毕业生升学知名院校:

办学以来本专业升学知名院校有: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等。

毕业去向:

1.和本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知名用人单位:

本专业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广播电视行业及信息技术领域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广播台、电视台及各地广电网络等单位;通信及广电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系统集成单位;新兴的广播电视领域互联网企业。例如,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广电网络、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东营广播电视台、TCL集团、创维电视等。

2.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等部门从事广播电视系统开发和产品生产、营销或服务、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具体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广播电视系统工程师、广播电视技术工程师、无线通信工程师、射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客户服务总监、产品经理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历、学制、授位情况

本科学历,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认证等认证及获奖情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由1959年建校之初的通信线路、无线通信等专业发展演进而来,1998年开始本科招生,2006年获批校级名牌专业,2021年获推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遵循“重视基础、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原则,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掌握坚实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于电子信息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

1.能够运用数理、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知识,重点在信息系统模型、编码理论、信号检测、通信基带信号处理及数据科学等方面为本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独立承担本领域的应用创新研究、软硬件系统的研发、生产及施工运维等工作的能力。

3.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在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法律、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美学趣味和审美境界;掌握有效地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胜任组织管理角色。

5.具备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拥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变化。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通信系统设计,随机信号分析,移动通信,信号检测与估值,分布式计算及应用等。

继续深造方向:

1.可报考的主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2.毕业生升学知名院校

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

毕业去向

1.和本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知名用人单位

本专业本科生就业的企业包括传统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传统电信制造商:华为、中兴和大唐,也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包括小米和大疆等新型制造业。

2.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情况

本专业本科生毕业在电信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主要从事研发和测试类岗位,包括软件研发岗位、软件测试岗位、硬件研发岗位和硬件测试岗位,少数优秀毕业生也可以从事算法设计和开发岗位。在电信运营商主要从事的技术类岗位包括网络管理、网络运维和大数据分析,也有同学在运营商从事管理类岗位例如企业项目经理、大客户经理或从事项目管理。



更新时间:2023.4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18号   

邮 编:710121   

电话:029-88166199   88166660(填报志愿期间)